欢迎光四川省造纸行业协会官网! 今天是:
四川省造纸行业协会

四川省造纸学会

联系电话:

028-83229689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国内 >

    海外纸大举流入,国内造纸全产业链受冲击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23-10-30 14:59:49

           将成品纸关税降为零之后的半年多内,除了明显的废纸价格下跌之外,具体的影响面有多大?

           根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发布的2022年度数据显示,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约有9万多家,以中小型企业占据主流,从业人员约1300万人,物资再生行业已经成为吸纳城乡就业人员的重要途径。2022年我国废钢铁、废塑料、废纸、废旧纺织品等十个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3.71亿吨,是2012年回收量的2倍以上,回收总额超过1.31万亿元。

           在今年6月28日,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发布的《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内容也显示,我国曾经每年需进口大量可用作原料的再生资源,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随着政策落地实施,2018年之后再生资源进口量呈现断崖式下跌。2022年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及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部分品类再生资源回收量降低,回收价格下跌,带动全年回收总额同步下降。

           彼时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会长许军祥就曾呼吁:“《关于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政策的公告》实施以来,各地政策执行力度不一,不少地区存在‘税收洼地’,区域之间税收政策不平衡;企业前端难以取得进项发票,退税难度提高等问题尚未解决,为正规企业的发展带来压力。”

           值得关注的是,早在今年3月31日,行业内部资深人士就对关税变动影响做了权威研究报告。

           根据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发展部吴新扬在今年3月中旬对长三角地区包装纸产业链上的企业(一级、二级、三级企业)和贸易商企业进行深度调研的报告内容显示,成品纸零关税政策是现在市场上关注的焦点,也是企业策略选择的直接因素之一,来自东南亚的更便宜的瓦楞纸对市场产生冲击。

           报告内容显示:“被调研的长三角企业目前的策略是库存快进快出,被调研的企业原材料库存普遍控制降低到10天以下,低于之前行业内普遍认为的15天安全库存以下,成品纸库存从40天降低到15天,有的厂压缩到5天左右。纸厂模式的改变主要是处于悲观预期,纸厂年前出于对消费复苏的信心囤货,却在年后发现复苏不及预期,下游客户订单减少40%—60%。并且年前价格较高,高库存为企业带来亏损。头部企业相对于市场均价有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能够动态管理库存;有的企业因为地区竞争压力大等原因,去库不顺利,接近爆仓。”

           与此同时,该报告还对废纸回收利用、瓦楞纸(包装纸)两类产品国内和东南亚进口的成本进行比较显示:东南亚废纸的到港成本约为1200元/吨+100元/吨的运费;国内废纸的收购价格(打包站)大致在1600元/吨,原材料收购价同步下降300元/吨可能会导致来自打包站的阻力,但是在废纸回收这一块国内纸商已经无利润可赚,如果不压低回收价,就要面临亏损。

           而在成品纸方面,东南亚的成品纸(6%关税之下)可以在价格2600元—2700元/吨的情况下仍然存在利润;在零关税之后,东南亚的成品纸成本已经接近2100元—2200元/吨;国内的成品纸价格则在2700元—3200元/吨。如此差距的成本价,导致今年上半年连沪市上市公司山鹰国际(600567.SH)、港股上市公司玖龙纸业(02689.HK)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停机”并业绩出现亏损。

            两上市公司亏损有因

           龙头企业正在承受海外制品低成本进入市场的“阵痛”。

           国内第二大造纸企业山鹰国际披露了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山鹰国际出现净亏损2.71亿元,这是公司十多年来首次上半年净利润“告负”;好的一面是,今年一季度公司亏损数额为3.41亿元。这也意味着,单看二季度,环比实现了扭亏为盈。

           不过,作为营收规模超过130亿元的“巨头”却在今年的市场行情下未能实现盈利。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7.48亿元,同比下降17.52%,净亏损2.71亿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1.28亿元。

           “目前造纸行业整体处于恢复阶段,市场行情在上半年表现低于预期,目前仍面临供应端新增产能持续投产,而下游消费需求恢复偏慢的压力。2023年一季度,行业新增产能释放叠加进口关税政策的落地,造纸行业国内供应端压力逐步增大,加之需求面恢复不及预期,市场供需矛盾凸显。一季度纸价下行压力较大,纸厂纷纷控制开工率,停机导致费用上升,毛利率同比下降。”公司半年报如此解释。

           值得一提的是,在产能方面,山鹰国际目前在安徽马鞍山、浙江嘉兴、福建漳州、湖北荆州、广东肇庆建有五大造纸基地,现有落地产能约750万吨,位列中国第二;公司包装板块企业布局于沿江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贴近行业头部客户聚集地,产业辐射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湖北、山东、四川、天津、贵州等省市,年产量超过21亿平方米,位居中国第二。

           而对于下半年经营,山鹰国际表现较为乐观,公司称下半年通常是造纸行业的传统消费旺季。从供需来看,2023年下半年预期电子、家居等大宗消费的潜能进一步释放,社会终端需求全面复苏。结合国内经济的结构化复苏,经过上半年的毛利修复,预计将回归正常的盈利水平。

           而玖龙纸业情况似乎更坏。玖龙纸业8月31日在香港联交所发布的盈警显示,今年上半年,预计集团将录得本年度公司的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8.12亿元至12.12亿元,主要原因是由于本年度产品售价下降及毛利率大幅下降。

           这也是继2022下半年,纸业“女王”张茵所执掌的玖龙纸业上市17年首次出现亏损后,继续身陷亏损“泥淖”。(文章来源:纸引未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