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四川省造纸行业协会官网! 今天是:
四川省造纸行业协会

四川省造纸学会

联系电话:

028-83229689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策措施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25-08-21 14:47:29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这一《条例》的出台,对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它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要求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在理念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其目标是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作用,坚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加强督察整改和成果运用,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在制度架构方面,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我国实行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这一制度设计,从国家最高层到省级行政单位,构建起严密的督察体系,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有效落实。​
    就督察组的组建而言,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安排,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组作为具体执行督察任务的主体,其组建的严格审批程序,保证了督察工作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在督察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涵盖多个关键环节。督察内容广泛,包括被督察对象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情况;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标准规范、规划计划的执行情况;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情况;以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及处理情况等。通过全面的督察内容设定,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各个层面、各个环节都能得到切实执行。​
           督察的方式方法多样且科学。督察组会通过听取汇报、调阅资料、个别谈话、走访问询、受理举报、现场抽查、下沉督察等多种方式开展工作。这种多元化的督察方式,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渠道获取被督察对象的真实情况,保障督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当督察发现问题后,整改工作成为重中之重。被督察对象需根据督察组反馈的意见,制定整改方案并认真实施。整改方案要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和责任单位等内容。同时,整改情况要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这一公开透明的整改机制,既保证了整改工作的有效推进,也提升了政府工作的公信力。​
           在督察工作中,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是保障。对于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不作为、乱作为,以及整改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依规严肃问责。这种责任追究机制,犹如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督促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
           此外,《条例》还对督察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察人员管理、督察纪律和责任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例如,在督察人员管理上,要求督察人员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洁纪律和保密纪律,确保督察工作公正、廉洁、高效开展。在督察纪律和责任方面,明确了督察人员和被督察对象在督察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反相关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与 2019 年 6 月 6 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相比,《条例》在内容上更加完善,在制度设计上更加科学,在执行力度上更加严格。《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同时废止了 2019 年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这一更迭,体现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
           各地区各部门接到通知后,需认真学习贯彻《条例》。一方面,要抓好宣传解读工作,让各级政府工作人员、企业和社会公众充分了解《条例》的内容和意义,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要确保《条例》各项规定落到实处。进一步压实抓好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牢牢牵住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这个 “牛鼻子”。强化大局意识,保持严的基调,敢于动真碰硬,持续发现问题,认真解决问题,提高对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的执行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条例》所设定的目标,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为美丽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文章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