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基本趋势
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规律性认识:五个“必须”
近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有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
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发展和安全要动态平衡、相得益彰。
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九项重点工作
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
*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五个“要”
*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
*要全面贯彻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要准确把握明年经济工作的政策取向
*要讲求工作推进的方式方法
*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
*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