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四川省造纸行业协会官网! 今天是:
四川省造纸行业协会

四川省造纸学会

联系电话:

028-83229689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节能减排 >

    2025四川生态环保这样干,7大方面22项重点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25-05-08 16:03:02
           不负春光起好步,奋勇争先开好局。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年,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系统谋划“十五五”规划的关键年。站在新的起点上,全省生态环境系统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锚定目标,笃行不怠,全力守护巴蜀大地的青山绿水,谱写美丽中国四川篇章。即日起,“四川生态环境”开设“2025四川生态环保这样干”专栏,集中反映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聚焦美丽四川建设,以更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生动实践。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部署,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六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以美丽四川建设为统领,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力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
           (一)加强美丽四川建设统筹。加快《美丽四川建设战略规划纲要》《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研究制定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出台美丽四川建设年度实施方案和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意见责任分工。开展第二批美丽四川建设先行试点。
           (二)开展美丽四川全民行动。做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普及宣传,深入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打造志愿服务活动品牌,深化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推出一批生态文化精品力作。举办六五环境日四川省主场活动。做好生态环境例行新闻发布工作,强化生态环境政务新媒体矩阵建设,讲好美丽中国四川故事。
           (三)谋划“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专项规划实施情况终期评估。开展“十五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研究。研究形成“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基本思路,谋划“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指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和重大工程。启动“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专项规划编制,加强市(州)“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指导。
           三、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一)更高标准打好蓝天保卫战。以PM2.5控制为主线,强化源头管控、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污染协同治理,加强扬尘、移动源、面源精细化管控。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垃圾焚烧发电行业提标改造,持续开展烧结砖瓦行业整治提升,深入实施锅炉等重点行业污染综合治理,完善绩效等级动态调整机制。深化省内重点城市及川渝地区联防联控。提升重点行业清洁运输比例。开展声环境质量达标考核。强化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环境管理。
           (二)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长江、黄河干流水质精准管控,强化水质易反弹以及优降良考核断面测管协同和帮扶督导,组织开展越溪河、琼江等跨市域河流治理,推动邛海、泸沽湖等重点湖库水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工业园区、长江总磷、城市黑臭水体专项整治。指导地方开展国家美丽河湖建设,积极申报第四批国家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评选第三批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研究制定试点河流水生态考核“一河一策”方案。
           (三)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制定国家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计划四川省工作方案。完成10个试点县(市、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督促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依法履行义务,完成隐患排查“回头看”。开展沿江1公里化工企业腾退地块污染专项治理。推动优先监管地块基本完成土壤污染管控。推进重点行业年度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和验收。
           (四)不断强化农村污染防治。
           (五)创新开展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实施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开展典型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排查,启动磷石膏堆场(库)综合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进展评估,规范废弃风电光伏设备及动力电池等“新三样”污染防治,健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评估。优化调整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结构,推动危险废物填埋处置率稳中有降。开展新一轮尾矿库污染隐患排查治理。启动重金属减排量核算。完成新污染物川渝联合调查、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和优先评估年度任务。
           四、积极服务绿色低碳发展
           (一)加强环评审批服务。出台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开展年度跟踪评估和5年评估,持续推进川渝高竹新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试点。分层级建立年度国家、省级、市(州)环评服务保障台账,优化调整核与辐射类项目环评审批权限,推进区域开发、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做好“两重”“双新”、超长期特别国债、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等项目环评服务保障。深入推进四川天府新区全链条环境管理制度。全面完成工业噪声、工业固体废物排污许可管理。
           (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三)完善生态环境投融资管理政策制度。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加强资金监管。研究制定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法,完善项目储备库建设,制定年度项目储备指引清单。拓展生态环境资金渠道,支撑生态环境重点项目建设。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生态环境领域,探索生态环境投融资模式创新措施。落实财政与金融互动政策,出台新一轮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财政融资贴息政策。深化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深入实施跨省和省内补偿协议及实施方案。
           五、坚决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一)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
           (二)严密防控环境风险。
           (三)确保核与辐射安全。
           六、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一)做好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科学编制第三轮中央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加强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和国家移交长江、黄河问题整改跟踪管理,开展已完成整改任务“回头看”。对雅安、巴中、阿坝开展第三轮省级环保督察。常态化开展派驻监察,强化监察结果运用。
           (二)完善生态环境法规标准体系。配合开展《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调研。完成工业炉窑、砖瓦工业等地方标准制修订,同步推进川渝标准统一。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线索筛查、重大案件督办工作机制,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例实践。完成2024年度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推进成都、什邡开展环境健康管理试点,配合国家开展居民生态环境健康素养监测。
           (三)优化生态环境执法监管。进一步规范和优化涉企生态环境执法监管,严格落实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及“五清单”制度。持续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污染源自行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和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违法犯罪,深入开展机动车排放领域专项整治。开展执法大练兵和执法稽查,完善自动监控电子督办与非现场执法管理制度建设。
           (四)推动生态环境科技创新。
           (五)加快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
           七、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一)加强政治机关建设。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文章来源:四川省生态环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