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5日,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致国际竹藤组织成立二十五周年志庆暨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贺信精神以及中国政府同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的“以竹代塑”倡议,落实“以竹代塑”倡议项目专家论证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组织相关专家对“‘以竹代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试点”项目内容进行了科学论证和指导。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主持专家论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谭光明主持会议。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联合主席、国际竹藤中心首席科学家、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江泽慧教授介绍了两个项目的立项背景。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尹伟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科院林化所原所长蒋剑春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长吴义强教授,国际竹藤组织中方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负责人,参加项目科研人员代表和相关新闻媒体记者出席会议。
会上,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司长马新民、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副司长黄昳扬分别从治理塑料污染国际文书政府间谈判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角度,阐释了落实“以竹代塑”倡议项目的国际意义。国际竹藤组织副总干事陆文明研究员汇报“国际竹藤组织试点成员国‘以竹代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主要内容,国际竹藤中心王戈研究员汇报“以竹代塑重大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与示范”项目主要内容。
自2023年初以来,国际竹藤组织与国际竹藤中心协作,各自谋划“以竹代塑”项目,组织两个较大规模研究团队,力争为中国和国际竹藤组织成员国研发出更多“以竹代塑”产品和竹林培育技术,以实际行动落实“以竹代塑”倡议。
在国内层面,国际竹藤中心牵头谋划“‘以竹代塑’重大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与示范”项目,建议科技部设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或发改委等其他部委设立相应项目。项目设5个课题,涵盖代塑竹子品种筛选与定向培育,日常生活用、交通运输用和现代农业用竹基代塑产品研发关键技术,“以竹代塑”产品全产业链综合评价技术与体系构建。研究团队将邀请国内多所科研教学机构参加。
在国际层面,国际竹藤组织谋划了专门针对成员国竹种特点的“国际竹藤组织试点成员国‘以竹代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在50个成员国中,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选取2个国家进行试点。具体国家为亚洲的泰国和越南、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和喀麦隆、拉美的厄瓜多尔和巴西。项目共设8个课题,按照“基因-培育-性能-产品-评价”全方位布局,以开发面向全球的以竹代塑全链条新范式与新模式为目标,立足于全球竹资源调查利用,涵盖了基因组学、培育学、高分子化学、物理力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兼顾资源管理、加工利用、评价推广等多个层面,在全球范围试点和示范以竹代塑全链条的发展模式。项目集成时空组测序、野外调查、田间试验、显微成像、信号分析等传统林业及高精度加工与先进表征技术,并有机结合物理-化学-生物多种方法在大尺度时空范围构建以竹代塑产品降解数学模型,评价全生命周期的环境效益。
国际竹藤组织的“以竹代塑”项目时间3年,将填补成员国代塑竹产品研发的空白,提升代塑用竹林的选育和培育技术,对增强成员国以竹代塑能力建设和产业发展,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尹伟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科院林化所原所长蒋剑春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长吴义强教授,国际竹藤组织中方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负责人,参加项目科研人员代表和相关新闻媒体记者出席会议。
会上,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司长马新民、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副司长黄昳扬分别从治理塑料污染国际文书政府间谈判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角度,阐释了落实“以竹代塑”倡议项目的国际意义。国际竹藤组织副总干事陆文明研究员汇报“国际竹藤组织试点成员国‘以竹代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主要内容,国际竹藤中心王戈研究员汇报“以竹代塑重大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与示范”项目主要内容。
自2023年初以来,国际竹藤组织与国际竹藤中心协作,各自谋划“以竹代塑”项目,组织两个较大规模研究团队,力争为中国和国际竹藤组织成员国研发出更多“以竹代塑”产品和竹林培育技术,以实际行动落实“以竹代塑”倡议。
在国内层面,国际竹藤中心牵头谋划“‘以竹代塑’重大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与示范”项目,建议科技部设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或发改委等其他部委设立相应项目。项目设5个课题,涵盖代塑竹子品种筛选与定向培育,日常生活用、交通运输用和现代农业用竹基代塑产品研发关键技术,“以竹代塑”产品全产业链综合评价技术与体系构建。研究团队将邀请国内多所科研教学机构参加。
在国际层面,国际竹藤组织谋划了专门针对成员国竹种特点的“国际竹藤组织试点成员国‘以竹代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在50个成员国中,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选取2个国家进行试点。具体国家为亚洲的泰国和越南、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和喀麦隆、拉美的厄瓜多尔和巴西。项目共设8个课题,按照“基因-培育-性能-产品-评价”全方位布局,以开发面向全球的以竹代塑全链条新范式与新模式为目标,立足于全球竹资源调查利用,涵盖了基因组学、培育学、高分子化学、物理力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兼顾资源管理、加工利用、评价推广等多个层面,在全球范围试点和示范以竹代塑全链条的发展模式。项目集成时空组测序、野外调查、田间试验、显微成像、信号分析等传统林业及高精度加工与先进表征技术,并有机结合物理-化学-生物多种方法在大尺度时空范围构建以竹代塑产品降解数学模型,评价全生命周期的环境效益。
与会院士、专家和领导对项目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充分肯定了项目立项的重大意义和研究内容,同时还就研究内容的进一步完善以及项目实施等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自2022年11月中国政府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布“以竹代塑”倡议以来,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给予积极反响,并采取各种务实行动。国内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推动相关工作开展,竹产区地方政府在调整产业结构中把“以竹代塑”产业作为重点产业予以支持。
“以竹代塑”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当前发展态势良好,但目前总体上还处于新兴产业起步阶段,存在规模小、产量低、产品种类少、技术相对落后等问题。两项落实“以竹代塑”倡议项目的实施,将对“以竹代塑”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推动该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