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四川省造纸行业协会官网! 今天是:
四川省造纸行业协会

四川省造纸学会

联系电话:

028-83229689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技术新设备 >

    竹纤维产业现状分析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25-10-21 16:13:58
           竹纤维,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纤维素纤维。竹原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目前,按照加工方法的不同,竹纤维主要分为天然竹纤维和化学竹纤维,其中化学竹纤维又可以分为竹浆纤维、竹炭纤维。
           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竹纤维行业主管部门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市场综合监督管理,统一登记市场主体并建立信息公示和共享机制,组织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工作,承担反垄断统一执法,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组织实施质量强国战略,负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统一管理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工作等。
           行业自律性组织是指中国竹产业协会,它于1993年6月经民政部批准、11月正式成立,是由从事竹子培育、生产、加工、贸易、科研、教学和管理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全国性非营利行业社会组织。其主要职能包括组织开展行业统计和行业调研,编制行业发展规划、指南、计划等,并组织实施;收集、整理、发布产业信息,研究分析国内外竹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参与和组织制定国家有关竹产业的法规、政策、标准等,并宣传贯彻执行等。
           2、行业相关政策
           竹纤维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生物降解、无污染、无毒无害等特点,符合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近年来,为推动竹纤维行业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2023年11月发布的《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其中提出到 2025 年,“以竹代塑”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产品质量、产品种类、产业规模、综合效益进一步提升,重点产品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此外,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号召,出台相关政策,如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出加快新产品新材料研发。支持高校院所、创新平台、龙头企业等加快竹纤维、竹缠绕材料、竹基材料、竹提取物、竹生物质颗粒、竹基炭(碳)材料等新材料、新产品的应用研究。2024年8月,浙江省林业局发布《浙江省林业推动“以竹代塑+”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提出以竹纤维为主要原材料制造竹浆、家居用品、纺织材料及复合新材料等,主要包括可降解餐饮用品、家居纺织、可用于交通运输领域的新型环保轻量化材料、造纸等。
           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竹纤维的生产过程涵盖竹材料采集、纤维化处理、纤维改性、纺纱、织造等多个环节,需要大量研发投入和专业知识。新进入者面临较高学习成本和技术难度,比如在纤维改性上,若技术不到位,可能影响竹纤维的性能和品质。此外,生产过程中涉及一些专利技术,持有专利的企业可限制竞争对手进入,新进入者可能因无法获取关键专利技术而难以进入市场。
           2、资金壁垒
           竹纤维生产企业前期需要进行厂房建设、生产设备购置、原材料储备等。大规模生产企业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而对于新进入者来说,企业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建设类似规模的生产线,否则在成本上缺乏竞争力。此外,竹纤维产品研发需长期投入和持续创新,如新材料研究、产品性能改进、工艺技术提升等。已有企业通过长期研发积累了技术和经验,新进入者需投入大量资金追赶。
           3、认证壁垒
           竹纤维产品进入市场前常需通过严格的产品认证,如 ISO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保认证、安全认证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出厂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符合标准要求,这对新进入者来说,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进行检测和评审。
           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从产业链来看,竹纤维行业上游主要包括竹子种植和竹材初加工。竹林种植是产业链的起点,通过专业合作社模式对竹林进行管理和培育。主要竹种包括龙竹、雷竹、麻竹、绿竹等,竹材初加工包括砍伐、去皮、切割和干燥等,为后续纤维提取提供原料。中游是指竹纤维的生产制造。下游是指竹纤维的应用领域,包括纺织服装、家居用品、医疗卫生、复合材料等各个领域。这些领域的发展,将为竹纤维市场带来庞大的需求量。
           行业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绿色环保、天然健康产品的偏好增强。竹纤维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生物降解、无污染、无毒无害等特点,符合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因此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青睐‌。同时,在“以竹代塑”政策的作用下,竹纤维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拓展。目前,竹纤维已经从单一的纺织品扩展到纸制品、建材装饰品、餐具和容器制品等领域。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积极推动竹纤维生产。据统计,2024年中国竹纤维行业产量达到10.4万吨,同比上涨5.05%。
           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原料资源丰富
           中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40多属500余种竹子,竹林面积占世界竹林总面积的1/5。竹子是一种只需一次性种植的速生高产植物,可种植在坡地、洼地。竹子再生能力强,成材期短,具有一次种植永久利用的特点。这为竹纤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且可持续的原料供应。
           (2)国家政策的支持
           近年来,中央及地方政府出台了
           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竹产业的发展,如2024年7月,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发布的《安徽省加快“以竹代塑”发展实施方案》中,提到推动“以竹代塑”产品广泛应用,在主要竹产区开展竹产品推广对接活动,将“以竹代塑”产品纳入政府采购支持范围,建设5—10个“以竹代塑”应用推广试点。这为竹纤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和保障,有助于推动竹纤维产业的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产业升级。
           (3)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消费者对于环保、健康的产品需求也在持续增长。竹纤维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纤维材料,不仅具有优良的性能特点,如吸湿性、透气性、抗菌性、抗紫外线性能等,而且其生产过程也符合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有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因此,竹纤维正在逐渐成为替代传统材料的理想选择,市场规模逐年攀升。
           2、不利因素
           (1)生产工艺复杂
           竹纤维产品的生产工艺相较于传统纺织品更为复杂。首先,竹子需要经过破碎、蒸煮、漂白等多道工序才能提取出竹纤维。其次,竹纤维的纺丝、织布等技术也需要特殊的设备和工艺支持。这些复杂的生产工艺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限制了竹纤维产品的大规模生产。
           (2)环保政策趋严
           随着环保法规的加强,竹纤维行业面临更大的环保压力。企业需要加强环保技术研发和应用,降低产品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例如,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废水、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采用更环保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否则,企业可能面临环保处罚,甚至被责令停产整顿。
           (3)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竹纤维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该领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些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可能采取低价竞争的策略,导致行业利润空间被压缩。此外,竹纤维行业还面临着来自传统纤维材料和其他新型纤维材料的竞争,如棉纤维的舒适性、化纤的多样性等都对竹纤维市场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竞争格局
           国内竹纤维生产企业众多,但规模大多不大,生产量、生产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生产的企业较少,市场集中度不高。
           发展趋势
           1、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竹纤维因其出色的吸湿性、透气性和抗菌性能,在纺织行业中受到广泛关注。特别适用于贴身衣物的制作,如内衣、袜子等。除了纺织行业,竹纤维在复合材料领域同样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同时,竹纤维复合材料的环保属性也使其成为传统塑料材料的可持续替代品,助力环保事业的发展。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对环保、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竹纤维的应用领域将继续扩大,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技术不断进步和优化
           竹纤维技术的进步和优化是竹纤维行业的发展基础和保障。竹纤维企业应该加强竹纤维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竹纤维技术的水平和效率,降低竹纤维技术的成本和风险。竹纤维企业应该优化竹纤维技术的工艺和设备,改善竹纤维技术的质量和性能,减少竹纤维技术的污染和浪费。例如,竹纤维可以通过生物法或物理法等新型的生产工艺,提高竹纤维的纯度和强度,减少竹纤维的化学残留和环境影响。



    文章来源:智研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