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四川省造纸行业协会官网! 今天是:
四川省造纸行业协会

四川省造纸学会

联系电话:

028-83229689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技术新设备 >

    竹子的种类及适合制浆的竹子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25-05-15 10:17:14
           一、主要制浆竹种丛生竹:慈竹、绿竹、黄竹、麻竹、梁山慈竹、倬牡竹等。这类竹子纤维细长、纤维素含量高(50%-60%),适合硫酸盐法蒸煮,蒸煮效率高且成本较低。散生竹:毛竹(楠竹)、白夹竹等。毛竹纤维形态接近针叶木,但木质素含量较高(19%-25%),适合生产高强度纸张;白夹竹因储量多、价格低,虽制浆性能较差但仍被使用。
           其他竹种:苦竹、水竹、方竹等,常用于竹编胶合板或特种纸生产。
           选择标准
           纤维特性:纤维长度需在1.5-2.1毫米,长宽比高于120,纤维素含量高(如毛竹综纤维素达70%以上)。
           化学成分:优选木质素含量低(如花吊丝竹23.08%)、灰分低(<1.5%)的竹种,以减少蒸煮难度和硅干扰。
           生长周期:2-3年生竹材最佳,此时纤维成熟度高且灰分较少。

    竹种名称 纤维长度(mm) 纤维宽度(μm 长宽比 综纤维素(%) 纤维素(%) 木质素(%) 灰分(%)
    花吊丝竹 2.31 20.22 120.70 70.001 50-60 23.081 1.201
    倬牡竹 2.56 15.78 168.67 72.131 52-58 23.081 1.301
    梁山慈竹 2.711 15.67 170.70t 76.751 55-601 21.781 1.481
    毛竹(桃竹) 1.5-2.1 15.0-18.7 120-200 70.01 50-60 19-25 1.5-2.0
    撑绿竹 1.84-3.55 15.00-18.50 94-227 72.13t 48-55 21.781 1.301
    龙竹 2.7241 18.50 147 68.00 45-50 22.841 1.201
    白夹竹 1.33-1.89 10.8-16.1 87-153 65.001 40-481 24.001 gis-2018
            二、竹子制浆的工艺流程
           备料与预处理
           原料处理:竹材需去枝叶、清洗,并切成长度10-25毫米的竹片,通过筛选去除竹节和杂质。
           生物酶处理:添加5%活性生物酶(pH 4.5-6.0),45-68℃下动态搅拌,促进纤维分离。
           蒸煮工艺
           硫酸盐法:用碱量18%-23%,硫化度20%-30%,蒸煮温度160℃,液比2.5:1-3:1。丛生竹蒸煮时间较短,卡伯值比桉木浆低1.5,能耗更低。
           蒸煮优化:控制氧脱效率40%-45%,卡伯值稳定在9.5左右,以平衡纸张强度与柔软度。
           漂白与精炼
           漂白难点:竹浆残余木素多,需通过氧脱木素+D0EOPD1多段漂白提高白度,避免白度波动。
          机械磨浆:打浆度控制在30-33°SR,避免过度切断纤维导致掉粉,并添加石墨烯等增强剂改善纤维稳定性。
          三、注意事项:原料管理
          避免混料:不同竹种(如丛生竹与白夹竹)蒸煮用碱量和能耗差异大,需严格分选。
          储备与配比:竹材收购存在季节性波动,需储备3-6个月用量,并控制竹浆配比(生活用纸建议≤80%)以稳定质量。
          工艺控制
          残碱处理:氧脱后浆料残碱需<0.5g/L,否则会增加湿强剂用量(吨纸增加20%-30%)。
          微生物防控:本色竹浆未经漂白,易滋生细菌,需加强浆料储存环境的杀菌措施。
          设备优化

          流浆箱设计:采用多层流浆箱,面层配比阔叶浆(0-20%竹浆)改善手感,底层竹浆配比60%-80%增强强度。
          刮刀系统:使用陶瓷刮刀配合振动检测,确保起皱均匀,避免损伤Yankee缸。
          四、主要竹种纤维形态及化学成分含量对比
         关键参数说明:
          1. 纤维形态:梁山慈竹纤维最长(2.71mm)且长宽比最优(170.7),适合高强度纸张;毛竹纤维形态接近针叶木,但需注意高木质素含量(19-25%)带来的蒸煮难度。
          2. 化学成分:
          •综纤维素含量:梁山慈竹(76.75%)和撑绿竹(72.13%)最高,制浆得率优势显著;
          •木质素控制:花吊丝竹(23.08%)和倬牡竹(23.08%)需强化蒸煮脱木素工艺;
          • 灰分管理:梁山慈竹(1.48%)需加强竹节去除以降低硅干扰。
          3.应用匹配:高纤维素、低灰分的花吊丝竹适合低能耗硫酸盐法制浆;高纤维长度的梁山慈竹与毛竹适合特种纸生产,但需平衡蒸煮能耗。
          此表综合了不同竹种的理化特性与工业适用性,选择原料时可结合具体工艺需求优先选用综纤维素含量>70%、木质素<23%的竹种(如梁山慈竹、撑绿竹)以降低加工成本。
          竹浆造纸需综合考虑竹种特性、工艺参数及设备适配性。丛生竹和毛竹是主流原料,硫酸盐法蒸煮结合多段漂白可提升浆料质量,而精细化控制氧脱效率、打浆度及残碱是稳定生产的关键。未来可通过生物酶预处理和增强剂添加进一步优化工艺。


    文章来源:造纸小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