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四川省造纸行业协会官网! 今天是:
四川省造纸行业协会

四川省造纸学会

联系电话:

028-83229689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策措施 >

    财税金融“组合拳” 打开消费新空间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25-05-07 16:48:35
           扩大内需是战略之举,提振消费是重中之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时,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摆在首位。
           以旧换新拉动市场销售增长、服务零售保持较快增长、交通出行类服务零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7895亿元,比上年增长3.5%。亮点纷呈的消费成绩单背后,财税金融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春节档电影票房连破纪录,冰雪消费正酣……新年新气象,记者走进热气腾腾的新春消费市场,看财税金融如何从供需两端持续发力,不断打开消费新空间。
           提升消费意愿,支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
           “真金白银”的补贴迅速点燃消费热情。据商务部统计,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共惠及6400多万消费者,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产品的销售额超1.3万亿元。今年补贴政策扩围后,1月20日至2月1日,已有1470.4万名消费者申请了1886.7万件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政策加力扩围,财政资金提供坚实保障。2024年中央向地方下达了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各地积极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截至2024年底,150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基本使用完毕。今年,中央财政已预下达消费品以旧换新首批资金810亿元。
           政策加力扩围,还有金融手段来支持。随着以旧换新政策的深入实施,补贴的申领支付流程不断优化,消费体验越来越便捷。比如天猫与银联合作接入云闪付,消费者在淘宝APP内可直接领取政府补贴。同时,金融机构不断完善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与以旧换新政策叠加发力,进一步激发消费潜能。
           “消费信贷产品与以旧换新的有机融合,能够放大政策提振消费的实际效果。”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要进一步优化消费信贷产品体验和使用场景,让消费贷款、消费分期等产品更好嵌入以旧换新等消费活动,建议将多样化的消费分期和支付工具纳入“国补”可使用的支付范围,提升商家运营效率和消费者体验,最大化发挥“国补”对消费的拉动作用。
           增强消费能力,助力消费者减负增收
    推广创业担保贷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支持农民致富增收;加大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首贷、续贷投放,助力稳就业稳收入……中国人民银行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末,人民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2.93万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比各项贷款高7个百分点,全年增加4.2万亿元;农户经营贷款余额10.38万亿元,同比增长12.3%。
            “消费的背后是收入的支撑,收入的背后是就业的保障。”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从中长期
    来看,财政金融要加大力度助企稳岗促就业,同时还要在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施策进一步减轻居民负担,加快释放消费潜力。
           优化消费结构,推动开发多元消费场景
           通过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多元化服务,金融推动供给端增强与需求端的适配性,更好适应消费结构变化,满足越来越多元和快速变化的消费需求。积极支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兴消费场景外,在传统的消费领域,金融机构也不断优化细化产品和服务,灵活适配居民在居住、健康、家政等方面越来越细分的消费场景。
    “日益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与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双向奔赴”、互相激发,共同推动实现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末,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消费性贷款余额21.01万亿元,同比增长6.2%,全年增加1.24万亿元。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